人类一直在探索自然的意义,通过探访各种极致的自然地貌和这片土地上的生命,探寻人、动物、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。该片跨越中国四角的不同生态,通过探寻四种令人敬畏的动物,通过努力感受它们,尝试与天地沟通。
它们在远古曾经是图腾,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——森林之王东北虎、海上精灵白海豚、雨林巨无霸亚洲象和雪山使者野牦牛。这四种被称为旗舰物种的动物,它们与天地同生,与人类共存,用特殊的方式帮助人与自然对话。众神之地,是那些神奇沟通的发生之地。
相传当世界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冈仁波齐,便有了第一头牦牛。藏族先民在刚刚登陆高原之时因无法立足求助于山神,山神将野牦牛分成了两派,一部分下山帮助藏民,驮重物、贡献自己的毛和奶,成为如今的“家牦牛”,另一部分继续留在山上,保持着远古以来的生存习惯,仍是“野牦牛”。
长久的繁衍,令“家牦牛”的体型、抗病能力都退化严重,无法适应高原严寒的冬天,牧民迫切需要找到改良种群基因的方法。随着大量放牧,人和野牦牛的距离越来越近,问题也随之而来。野牦牛虽然能帮助牧民改善家牦牛的基因,但往往会带走一些家牦牛,而家牦牛的基因又将会影响野牦牛基因的纯度,家牦牛的疾病还会对野牦牛种群造成难以抵抗的打击。这场博弈未来的结局究竟会如何,没有人知道。
中华白海豚,一种位于海洋食物链顶端的哺乳动物,生活在中国沿海海深10米左右的浅海,是全球少有的只在浅海生活的鲸豚。每年农历三月,是渔民开始祭拜妈祖的时候,也是白海豚开始活跃的时候。据说白海豚能对付鲨鱼,有白海豚镇守的海湾,会非常安全。
因此,它们还被认为是妈祖的化身,叫做“妈祖鱼”。很多人惊叹于一群白海豚围成圈,追逐着人类渔船的壮观场面,却不知道这其实是因为近海白海豚能够捕食到的食物越来越少,它们才不得不冒险接近渔船。然而,靠近渔船,意味着缠绕的渔网、锋利的螺旋桨等无数“要命的危险”。同时,近海修桥、挖砂、填海等人类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以及轮船发动机的声音,也严重干扰着白海豚的声呐探测系统,让它们误入内陆。
象群有十几头大象,首领“苏托多”(傣语“完美之象”),当地人也叫它“武则天”,老大“阿提基多(傣语“国王”)、除此之外,还有老二、老三、老四等等。其中老大、老二、老三三头成年公象是同一辈分,新出生的小象都是老大的后代。2007年,这群大象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勐养子保护区出走,渡过澜沧江,辗转迁徙,新的水电大坝和高速公路切断了回家的路,它们和其他家族彻底失去了联系。
被困多年,无法见到别的象群,即将成年的公象无法找到配偶。如何繁衍,成了它们最大的问题。当发情期到来,决斗一触即发。刚刚成年的“老四”向前来挑衅的“老二”发起挑战,可惜它还是太过于年轻,没有足够的力量战胜前辈。“老四”不断后退,发出叫声向自己的父亲,也是象群现在的“老大”求救。
谁也没想到,“老大”看着这一幕,转身离开了。这几乎是一个违背动物世界规则的决定”。在自然界中,很少有雄象会主动放弃对象群的控制权,人们猜测:“也许,它为了家族能健康延续下去”。可即使“老大”做出了这个决定,象群依然没有未来。因为“老大”还在,母象们拒绝屈从于“名不正言不顺”的“老二”,象群就此四分五裂,此后再也没有小象出生。
在20世纪最后一个虎年,因为人类的砍伐以及战乱,中国境内几乎被认定没有能够繁育的东北虎种群。为了重现“诸山皆有虎”的盛况,村民、森林巡护员、科研工作者们共同努力,一点一滴地努力恢复着适合东北虎的生境。
当整座森林的生态链逐渐恢复健康,终于,在21世纪第一个虎年,一只名为“十月”的雌虎出现在研究团队的视线里。“雌虎定居,真正意味着老虎会有未来。”12年,东北虎归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