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明朝的朝廷中,一场关于正义与权力的较量正在激烈上演。海瑞,这位以清廉正直著称的钦点问案官,正以其锐利的目光审视着朝廷内外的种种不公。然而,在这场审案的漩涡中,海瑞却牵扯到了织造局、宫中等多方势力,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。
杨金水,作为织造局的重要人物,对海瑞的审案行动深感不安。他迫切地要求赵贞吉上疏免去海瑞陪审官的职位,试图阻止这场可能揭露真相的审案。但赵贞吉深知海瑞与王用汲的公正无私,他们不会偏袒任何钦犯,也不会徇私舞弊。因此,即便参奏他们,裕王也不会答应。面对这一困境,杨金水竟然在一夜之间疯了,这无疑给审案增加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。
与此同时,朝廷下旨抄没沈一石的家产充归国库。然而,郑泌昌、何茂才却将这批家产私自卖给了徽商。赵贞吉虽然奉有圣旨,却不但不争,反而在约书上签字盖印。海瑞敏锐地察觉到,赵贞吉这是在揣摩圣意,逢迎嘉靖帝。他断定郑泌昌贪财,而赵贞吉则是贪名。面对这样的局面,海瑞决定深入审案,揭露真相。
一连几天的审案过程中,赵贞吉都搁置不办。一日早上会商时,他穿着便服在签押房故示悠闲,有意让锦衣卫的人认为是海瑞在追查织造局。海瑞却料定,如果不查织造局,赵贞吉就会逼迫徽商生产更多的丝绸,然后以半价收买桑农的生丝,以此讨好宫里和嘉靖帝。然而,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国库更加空虚,百姓仍受盘剥。不查织造局,那些贪墨的官员便无从查起,甚至连毁堤淹田、暗通倭寇陷害良民的实事也会无处可查。
面对这样的惊天大案,海瑞深知必须坚持下去。他毅然与王用汲站到了一起,决心揭开这一切的真相。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海瑞所料,赵贞吉与锦衣卫串通,将郑泌昌、何茂才转移了看押地点。赵贞吉以筹办军需剿倭御敌最重要为自己辩解,竟反叱责海瑞不顾倭寇烧杀淫掠,岸上观船翻,以博直名,大忠似伪。